蒸餾瓶:用于盛放待蒸餾的液體混合物。常見的有圓底燒瓶和蒸餾燒瓶,圓底燒瓶適用于簡單蒸餾,蒸餾燒瓶帶有支管,更方便與冷凝管連接,適用于各種蒸餾操作。
冷凝管:作用是將蒸餾出來的蒸汽冷卻凝結(jié)成液體。根據(jù)形狀和冷卻方式不同,可分為直形冷凝管、球形冷凝管和空氣冷凝管等。直形冷凝管一般用于蒸餾沸點低于 140℃的液體;球形冷凝管冷卻面積大,適用于回流操作;空氣冷凝管則用于蒸餾沸點高于 140℃的液體。
接收器:用于收集冷凝后的餾分,常見的有錐形瓶、圓底燒瓶等。
加熱裝置:為蒸餾過程提供熱量,使液體混合物沸騰汽化。常見的有酒精燈、酒精噴燈、電加熱套、水浴鍋、油浴鍋等。酒精燈和酒精噴燈適用于溫度要求不高的簡單蒸餾;電加熱套加熱均勻,溫度可控,適用于大多數(shù)蒸餾實驗;水浴鍋和油浴鍋則用于加熱溫度需要精確控制且低于一定溫度(如水浴低于 100℃,油浴可達更高溫度)的情況。
溫度計:用于測量蒸餾過程中蒸汽的溫度,以確定餾分的沸點范圍。溫度計的水銀球應(yīng)位于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,使水銀球能充分接觸蒸汽。
蒸餾頭:連接蒸餾瓶和冷凝管,使蒸汽順利進入冷凝管,同時可安裝溫度計等儀器。
尾接管:又稱接液管,連接冷凝管和接收器,將冷凝后的液體導(dǎo)入接收器中
沸石或碎瓷片:在蒸餾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,可防止液體暴沸,使蒸餾平穩(wěn)進行。
此外,在減壓蒸餾中,還需要真空泵、緩沖瓶、安全瓶等儀器,以降低蒸餾系統(tǒng)的壓力;在分餾操作中,還會用到分餾柱,以提高分離效果。